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95篇
  免费   3488篇
  国内免费   1829篇
电工技术   1672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3700篇
化学工业   12101篇
金属工艺   6708篇
机械仪表   1321篇
建筑科学   10210篇
矿业工程   2135篇
能源动力   1072篇
轻工业   4104篇
水利工程   2518篇
石油天然气   1726篇
武器工业   176篇
无线电   10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33篇
冶金工业   5026篇
原子能技术   256篇
自动化技术   1714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618篇
  2022年   1338篇
  2021年   1635篇
  2020年   1478篇
  2019年   1043篇
  2018年   1019篇
  2017年   1289篇
  2016年   1312篇
  2015年   1548篇
  2014年   3006篇
  2013年   2727篇
  2012年   3697篇
  2011年   3983篇
  2010年   3441篇
  2009年   3609篇
  2008年   2782篇
  2007年   3756篇
  2006年   3596篇
  2005年   3065篇
  2004年   2632篇
  2003年   2370篇
  2002年   1966篇
  2001年   1518篇
  2000年   1209篇
  1999年   939篇
  1998年   718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434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0篇
  1980年   10篇
  1966年   14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25篇
  1963年   16篇
  1961年   12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2 毫秒
61.
采用四组分法从辽河减压渣油中分离出胶质、沥青质,分别考察了它们在分散型催化剂作用下的临氢热反应行为。结果表明,胶质、沥青质一方面要裂化生成较轻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要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较重的反应产物以及甲苯不溶物。渣油在临氢热反应过程中,沥青质是生焦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胶质。比较了热反应生成的沥青质与原生沥青质之间以及热反应生成的胶质与原生胶质之间化学组成的区别,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沥青质和胶质较原生的沥青质和胶质分子结构缩合程度高,并且反应苛刻度越高,缩合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62.
加氢裂化尾油经酮苯脱蜡和白土精制工艺可生产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该基础油具有很好的低温流动性能,且对添加剂感受性好,硫、氮含量低,饱和烃含量高,可以调合中、高档润滑油,制备白油.加氢裂化尾油的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土地处理系统的介绍,结合油气站场污水的特点,分析了不同土地处理技术在实际中的设置情况和方式,给出一般的面积计算方法和结果,总结了土地处理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油田污水处理及酸化缓蚀剂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油田污水处理及酸化中的几类缓蚀剂,重点介绍了咪唑啉型缓蚀剂、膦系缓蚀剂、曼尼希碱、炔醇等四类目前使用较多的缓蚀剂。结合缓蚀剂的分子结构阐述了其作用机理,论述了污水用缓蚀剂和酸化用缓蚀剂分子结构的区别及原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5.
黄津 《山西建筑》2006,32(18):149-150
分析了某小区边坡渗水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边坡渗水的治理措施,并对渗水进行了收集综合利用,消除了边坡滑坡的安全隐患,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6.
This research is related to a preindustrial pilot scale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multaneous sewage sludge digestion and metal leaching (SSDML) process for decontamin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sewage sludge. Ten batch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4?m3 bioreactor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of oper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1.0 to 1.5?g?S0/L, which is the equivalent of approximately 30 to 50?kg?S0 per tons dry sludge, is sufficient to obtain conditions of acidity (pH<2.5) and oxido-reduction potential greater than 500 mV necessary for an effective solubilization of toxic metals. The final average of metal solubilization in the output sludge during the SSDML process varied in the following ranges: 25–78% Cd, 9–32% Cr, 48–100% Cu, 77–99% Mn, 15–53% Ni, 12–47% Pb, and 66–100% Zn. The N, P, and K contents were also preserved in the decontaminated sludge. Moreover, the use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elemental sulfur makes it possible to obtain decontaminated sludge with a low total sulfur content (1.4–1.5% S) compatible with agricultural use. The suspended solids removal calculated for the SSDML process was slightly lower, (2.5±0.4)%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 per day, than those reached using standard aerobic digestion. Finally, the SSDML process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removing bad odors and in the destruction (99–100%) of indicator bacteria.  相似文献   
67.
采用油酸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使其稳定分散于基础油中。利用HQ-1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纳米TiO2的自修复性能,并探讨其自修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纳米TiO2粉体作为润滑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减摩抗磨性和自修复性。  相似文献   
68.
机械力化学作用对低介硅灰石瓷料的相变和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DTA)手段详细研究了由氧化物粉末制备硅灰石陶瓷时,机械力化学作用及后续热处理对硅灰石陶瓷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机械力化学在球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细化晶粒、使晶格畸变、晶格缺陷增多、非晶化和诱导低温化学反应。结果表明:高能球磨中的机械力化学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硅灰石陶瓷的烧成温度(11160~11220℃)。探明了经高能球磨的样品在烧成过程中的晶相转变规律。瓷料最终的晶相为单一的-硅灰石(高温变体)。  相似文献   
69.
化学复合镀层激光处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邵红红  周明  陈光 《应用激光》2003,23(4):194-197
研究了激光处理对Ni-P -SiC化学复合镀层的影响。借助于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计等设备对激光处理后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对复合镀层进行激光处理可以获得与炉内加热同样的镀层硬度 ,且当激光功率 4 0 0W ,扫描速度 1.5m /min时 ,镀层硬度高于炉内加热的硬度  相似文献   
70.
An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simple criteria, guidelines and models for the preliminary sizing of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SF)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This approach eliminates time-consuming calculations and iterations by providing graphical solutions for wetland system sizing.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for the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new 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ology is checked with data from existing systems and is found to be quite satisfactory. This methodology is combined with simple equations predicting the maximum wetland capacity in summer, so as to assist designers in sizing installations in tourist areas with increased summer population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is methodolog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of the area requirements for wastewaters of various strengths and various design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criteria. The results provide a useful overview to engineers and further simplify the design methodology of new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